組織架構學問大:確診故事多#5/程天縱
前所未見的疫情,為台灣政府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;從爆發至今2年半,隨著病毒的變異,防疫策略也不斷的改變。本文與下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,在於參考企業組織架構變革時,對部門間「分工合作」的因應,做為政府的借鑒。
這次確診和居隔,給我很多機會觀察到政府防疫的缺失。做為企業退休的老兵,難免會從經營管理的角度來思考。
小缺失造成民間大反響,主要是因為牽涉到人命;究其根源,還是來自政府單位的本位主義、以及橫向聯繫與合作的問題。
這些問題並非突然出現,而是在組織架構設定後就已經不可避免,只是藉由疫情突顯出來。因此,我想經由企業在組織的分工合作基礎上,尋思政府機關的改善之道。
企業的組織架構
對於企業的組織, Michael Porter在1985年出版的《競爭優勢》(Competitive Advantage)一書中,介紹了「價值鏈」(value chain)模型。他把企業的活動及相應的部門分為主流活動(Primary Activities)和支援活動(Supportive Activities)兩種。
主流活動就是企業產品的創造、製造、銷售和服務;支援活動指的就是,行政、財務、法務、人資、IT等,如圖1所示:
這種區分的重點是,主流活動是「產品」相關的,而且是一個「流程」的結構。而支援活動就如同「基礎設施」,所有活動都必須要有,因此可以集中共用、形成規模。
企業為了進行這些活動,而成立了相對應的部門,形成了企業的組織架構。每個部門都有其特定的功能,因此這種組織架構就叫做「功能型組織」(functional organization)如圖2。這種組織架構最常見於只有單一「產品線」的新創和小微企業:
當企業繼續發展壯大,就會有多種產品線出現,如同圖3,這時我們就把這種組織稱為「divisional organization」,照英文直譯就是「分區的組織」,為了方便讀者了解,就直接稱之為「產品線型組織」。
在「產品線型組織」中的每個「產品線部門N」,仍然以「流程」為基礎,下設有功能型部門,例如市場、研發、供應鏈、生產、銷售、服務等。因此,每個產品線部門N,都是一個完整的「產品線部門」,正是「麻雀雖小,五藏俱全」。
根據產業、產品、規模、策略的特性,有些採用「產品線型組織」的企業,必須要共用功能性的資源。例如半導體產業的晶圓廠,產能非常龐大,而產品線又是少量多樣,在這種情況下,所有產品線部門就必須共用晶圓廠。
另外一個例子是,佈局海外市場的企業,在海外多處設點,就不可能在每個國家都設有產品線的銷售部門,否則成本和管理都會是大問題。對於這種企業,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共用銷售部門。
諸如此類的例子多不勝舉,產品線部門可以共用各種功能性資源,以便形成規模優勢、降低管理成本。因此就出現了附圖4的「混合型組織」(hybrid organization)。
當企業繼續成長壯大,為了分散風險及跳脫營業範圍的限制,透過新創或兼併的多角化戰略,形成了如同附圖5的「集團型組織」(conglomerate organization)。
Conglomerate 的英文解釋是:
A group of diverse companies under common ownership and run as a single organization.
(一群功能不同、個別運作,但屬於同一擁有者的公司)
由此可見,集團型組織是由多個獨立企業構成,在單一所有權之下運作。這些獨立企業之間,可以是上下游的垂直整合關係,或是同一產業多品牌的水平聯盟關係,也可以是不同產業、毫無關係的企業。
集團企業在單一經營團隊的管理下,最高決策者可以是一個人,也可以是多人的決策小組;其下往往需要設立「集團中央」或是「總管理處」,以便集團企業能夠擁有「資源共享」、「規模共有」、「資訊共通」的競爭優勢。
由於「集團型組織」規模太龐大,其下企業的獨立性也較高,因此「中央單位」不僅僅具有「支援」功能部門,而且會有「產品流程」相關的功能部門,例如研究所、採購、技術平台、自動化、數位化等等。
有些集團將「中央單位」統稱為「週邊單位」,隸屬於「支援」的功能部門就叫做「文週邊」,與「產品流程」有關的部門,就叫做「武週邊」。
在集團型組織架構下,產品相關的部門與主管不再是要角,反而與財務有關的中央單位,變成了主流部門。例如資本操作、投資併購、策略規劃、人力資源等等。
台灣有些集團多年虧損,股價和市值下跌,陷入經營權爭奪戰;所謂「市場派」大多是以財務操作為主流,而「公司派」則以產品技術為主流。
當「市場派」奪得經營權時,大部分都會找到懂產品和產業的專業經理人,擔任集團總經理職務,以便和自己互補,但是往往以失敗告終。
究其原因,離不開雙方對「主流」的認知不同。「專業經理人」大多是以「產品」為主流,而「市場派」則以「財務」為主流,這種認知差異,就成為雙方分手的主要原因。
政府的組織架構
接著,我嘗試著去網上搜尋政府的組織架構,以便與企業做個比較;但很快就發現,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就以國家最高行政機關「行政院」為例子,這個中央一級行政機關的組織編制分為三塊:
內部單位(圖6):16處、2室、1會。
附屬機關(附圖7為未來的組織圖):二級機關有12部、8會、3委員會、1署、4獨立機關、1行、1院、2總處;三級機關有2獨立機關。
任務編組(部分在圖6):常設性 :2室、4中心;依需設立:8會、4小組、3會報。
圖6與圖7是在網上搜尋到的,僅供參考,未必是最新的、最完整的、或是現在的組織架構圖。
至於地方政府的組織圖,雖然規模沒有行政院的龐大與複雜,但是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,各地方政府的組織架構圖都不盡相同;而且套句流行用語,隨時都在「動態改變」中,因此許多地方政府的組織圖在網上找不到。
只好透過朋友四處打聽,以台北市為例,拼湊出一個組織架構圖,來做為這篇文章的參考。
企業組織架構的變革,與其成長有關係,也遵循某種程度的邏輯性。但是政府的組織架構,不論中央或地方,卻不容易看到歷史變遷的軌跡;因此無法分析其脈絡,找不到類似產品流程的部門關係。
但政府組織架構基本上也符合我在〈「團隊」和「組織」──新創企業的第一個成敗關鍵(團隊篇)〉一文中所描述的五個組織特性,歡迎有興趣的讀者點閱參考。
結語
這次前所未見的疫情,為台灣政府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;從爆發至今2年半,隨著病毒的變異,防疫策略也不斷的改變。
總體防疫成效,台灣相較於全球算是非常耀眼,這可以從確診人數的控制、醫療資源的分配、死亡率等等的「硬數據」得到證明。
在自由民主社會裡,人民不只看「結果」,也看「過程」。雖然台灣未採取封城的極端措施,仍然難免因為防疫「過程」中的一些缺失而飽受批評;仔細檢討缺失的原因,大致離不開部門間的橫向合作。
疫情初期,是以控制病毒擴散為目標,由單一「功能型組織」的衛福部領頭,其他部會配合支援,是合理的策略。
當病毒變種為高傳染性低死亡率時,疫情就牽涉到教育、經濟、國防、外交等領域,防疫過程和決策就變得異常複雜,組織橫向合作的問題,就更加突顯出來了。
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,參考企業組織架構變革時,對部門間「分工合作」的因應,做為政府的借鑒。
在下篇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部門之間橫向合作的障礙,以及可能的改善方法。
最後,歡迎讀者們先思考一下,行政院院本部、行政院所屬機關、台北市政府(附圖6、7、8)的組織架構,各自比較接近企業的那一型組織(附圖2、3、4、5)?
謝謝程老師的分享,很期待下一篇的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