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產業的下一隻金雞母……可能就在這裡/傅瑞德
近幾年來,科技產業一直在找下一個像過去的手機一樣,能夠帶動整體發展和營收的明星產品;包括AR/VR、Metaverse、電動車、加密貨幣、個人健康等等都曾經被列名其中。然而,這隻「金雞母」今天可能就近在眼前,出現在我們想像不到的地方。
去年許多觀察家(包括我XD)都在討論手機和行動網路之後的下一隻金雞母(帶動技術創新和購買潮的產品)會是什麼。
現在的金雞母
以最近十年來看,手機和行動網路是「金雞母」當之無愧;這兩者帶動的app經濟、網頁服務、金融科技、對傳統通訊方式(打電話)和工作型態(戶外遠距上班和開會)的顛覆、以及任何你想得到的相關應用,都為相關產業帶來了龐大的收益。
例如在〈Apple的終極金雞母:商業模式的轉型?〉這篇文章中提到Apple作為單一公司,僅提供了手機和相對小規模的網路服務,就達到了這樣的數字:
以2021年為例,iPhone為Apple帶來的營收是1,920億(美元,以下同),剛好佔了全年總營收3,660億的將近一半;而在它剛推出的2007年,則只有少得幾乎可以忽略的1.23億。
而且,這1,920億還沒算進大多數是iPhone軟體的App Store營收。Apple並沒有直接公開App Store的營業額,但根據可靠的業界估計數據,光是分潤給軟體開發商之後得到的淨利,就已經達到幾百億之譜。
(編按:根據公開資料,整個鴻海集團的年營收也「才」1,750億美元。)
而像是Google或Facebook、Amazon這些公司,也拜行動網路崛起之賜,在創立一段時間之後獲得了突破性的成長。
然而上述這些產業已經逐漸飽和,都會陸續遭遇瓶頸,甚至可能被型態更新、技術更先進、嗅覺更敏銳的後起之秀取代(想想曾經雄霸一時的Yahoo)。
那麼,目前看起來,有哪些檯面上的技術可以在十年後達到這樣的目標?
AR/VR曾經是前兩年的熱門話題,然後是Metaverse,電動車也在幾家科技公司的臆測名單之中;但前兩者至少目前都還不成氣候、也還沒有找到商業上的突破點。而對於Apple來說,現有的「iPhone+app store」即使沒有新技術的出現,應該也還可以穩穩的再賺個幾年的錢。
但其他廠商呢?如果沒有比iPhone或Android更先進的手機系統、也沒有App Store,還有機會靠下一隻金雞母翻轉市場嗎?
下一隻金雞母:「來自」AI
雖然我對目前的AI應用成熟度、以及策略面的產業共識(例如我一再提出的「當責」問題)仍持保留態度,但不得不說,這下一隻金雞母可能就來自AI(人工智慧)。
科技產業的下一隻金雞母可能就來自AI。
從技術面來看,雖然目前的AI技術還相當於「才剛能見人」的一年級程度,但未來隨著硬體速度、演算法、機器學習能力、以及類神經網路的發展,幾年之內應該可以看到長足的進步。
現在還不能說「手機+AI」就會變成什麼了不起的東西,因為沒有那麼單純。未來的手機之所以會變得更好用,並不是因為「加上了AI」,而是「手機加上了經過AI強化的應用」。
這也是前面我說「金雞母『來自』AI」,而非「金雞母『就是』AI」的理由。
當然,在AI獲得普遍應用之後,提供AI服務的廠商也可能會發財;但可以將它們視為「未來的Google」:提供了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服務,但營收多半來自B端(廠商)。而像Google這種規模的服務商,在「滿地開花」幾年之後,也可能只會整合成剩下少數幾家。
至於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前端,則會廣泛得多;如各家手機、電腦、電視(幾乎所有連網設備都可以算進去),以及各家透過app或網頁提供服務的廠商,都會是「未來Google」的顧客。
其實目前的手機都具備了基本的AI能力;例如iPhone X之後的機種就配備了稱為「神經網路引擎」的晶片,用於影像處理、拍攝穩定、機器學習(ML)、AR應用等等。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提供直接有感的AI功能給消費者,但加上連網功能之後,進階到「有感AI」並不是難事。
「有感AI」
所謂「有感AI」,主要的條件在於(這是我的定義):
消費者能直接感受到AI的協助;
能將原本繁瑣或費工的日常事務做得更好,明顯節省使用者的時間;
不一定要是影像處理這類的大量運算工作,而是一般工作者需要日常反覆進行的作業;
為消費者在大量資訊中快速找出最快的消費路徑。
要找出AI適合的行動應用,就要回歸到手機作為「個人通訊與娛樂裝置/資訊產銷終端」的本質,再來觀察AI能夠帶來什麼飛躍性的進步。
手機剛問世時,就只是單純的行動電話;加上簡訊和網頁瀏覽功能之後,進入了圖文傳播與資訊消費時代,而在「貪食蛇」登上手機之後,還陸續壓垮了幾乎所有行動遊戲裝置。
而攝影鏡頭、錄音、網路社群和影音平台的出現,則在「資訊消費」之外再加入了「資訊產製」功能;4G/5G網路的出現,更將資訊產銷推到了即時更新的境界。
而上述這些進步的組合,也讓手機使用者有了自由選擇以圖文、影片、聲音、書籤、郵件、傳訊、線上會議來遠端溝通和工作的選擇。
日常工作的AI化更重要
上面之所以迅速回顧了一下手機歷史,在於幫大家重新理解手機應用的幾個基本目的:
資訊終端機(舉簡單的例子來說,就是瀏覽網頁查資料);
資訊內容產銷工具(拍影片、看別人的影片);
資料處理、整合、製作(寫文章、剪接影片、整合內容做投影片等等);
娛樂平台(玩遊戲);
個人資訊管理和查詢(行事曆、通訊錄等);
遠端傳訊、社交、工作平台。
這些都是手機已經能做、而且做得還不錯的事情;之後可能還有個人健康追蹤、衛星通訊之類已經存在、還還不成熟與普及的應用。
那麼再回頭看看,這些事情上AI可以幫什麼忙?很多很多,而且不見得在我們想像得到的地方。
最近非常流行的AI應用展示,主要是以OpenGPT技術為主的文字對談、以及諸如Midjourney這類「文字指令自動生成繪圖」服務,而且產生出來的結果已經相當令人驚豔。
「有感AI」x「基本應用」
但這類應用目前還不是我所說的「有感AI」。「有感AI」會首先出現的應用,是在「有感AI的四個條件」與「手機應用的基本目的」交會的地方。
舉例來說,目前國外業界已經在討論的應用點,是大家可能都不會太注意到的「提醒事項」(to-do list)。這是一般人可能天天都在用,但是覺得並不聰明的功能:反正就是要做什麼事情就一件一件寫上去、做完了就打勾,如此而已。
但因為這些事項可能彼此有關聯、也可能有優先順序的差異,並且還可能連結到行事曆和通訊錄的資料,所以如果能以AI統整連結,或許可以讓使用者的個人工作效率更高、對進行中專案的掌握度也更好。
或者舉我非常喜歡用的例子,就是電腦和手機上都有、還可以互相同步的「通訊錄」。通訊錄中其實埋藏著非常多的數據,包括人名、地址、公司、關係等等,如果能仔細分析,就有機會獲得非常多的深度洞察。
但目前各家的通訊錄、甚至客戶關係(CRM)工具,都沒有把這方面做得很好,也無法在彼此之間、或是跟外部的LinkedIn或Facebook等社交平台公開資料整合。但如果加進AI功能,無論是在資料的關聯分析、或是在內容的建構上,都會有所幫助。
依此類推,像是行事曆、筆記本、傳訊工具、股市追蹤、天氣預報、電子郵件軟體等等,都是相同的道理。
你可以想像一下,這些天天都在用、但是並不聰明,而你可能也已經習慣的日常工具,如果加上了AI,或許不會幫你寫文章或畫畫,但對你的工作效率會有什麼樣的幫助?
過去的概念、未來的實現
以我比較熟悉的Apple領域而言,在40年前就已經有過稱為「Knowledge Navigator」(知識領航員)的概念展示:
而過去30年來也有兩次技術還很不成熟、但曾經商品化的產品,就是1993年的Newton PDA電子筆記本:
例如在筆記本(Newton的預設畫面)上手寫英文的「明天中午跟Michael Wang在豬跳舞吃飯」,Newton會知道Micheal Wang是誰(假設沒有同名的人,如果有的話要手選)、明天的日期(當然)、中午就是12點、豬跳舞是一家餐廳(如果你的通訊錄有;現在的話應該就是上網查地址等相關資訊)。
然後Newton會自動將這個事件排進行事曆的適當位置、並且幫你準備好Michael的聯絡方式、以及餐廳的地址等資訊,讓明天顯示提醒訊息的時候就有這些資料可以參考。
第二次則是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「Siri語音助理」。基本上Siri只是一個相對容易用自然語言溝通的前端介面(這部份當然也有些AI和ML成分),但在資料處理的能力上,就還不是那麼AI。
例如你可以問Siri「離我最近的咖啡廳在哪裡」,它可以透過定位和搜尋得到一些答案;但如果問「A咖啡廳和B咖啡廳哪個離我比較近」需要比較判斷的問題,就可能超過了它目前的處理能力。
但如果加上真正的AI能力(只要想像它加上目前的OpenGPT功能就好),可能結果就大不相同(這時候你可以再看一次,上面的Knowledge Navigator是怎麼表演的)。
結語
總而言之,目前看來,在短時間內能為科技產業帶來最大變革的因素,就是各種AI應用,特別是針對行動裝置設計的強化日常服務。
「AI幫你寫文章/畫圖」之類的服務,或許可能影響某些職業或產業的人,但並不足以變成足以再次衝高產業營收的「下一隻金雞母」。
或許聰明程度跟現在一樣的「普通聰明手機/app」還是會繼續存在,究竟現在沒有AI大家也用得好好的;但「AI聰明手機/app」有機會變成做出明顯市場區隔的強心劑,不僅讓有興趣的使用者大批更換AI手機,也為AI公司和app公司帶來另一輪市場生機。
也就是說,「普通手機/app」仍然會是一般(或是覺得AI對他們沒有影響的)消費者的選擇;但AI工具會變成手機和app廠商收取「溢價」(premium,簡單說就是賣貴一點)的最大利器。
兩萬台幣的普通手機、跟看起來一樣的四萬AI手機,如果有錢你會買(換)哪一款?同一款日常app可以免費下載使用,但加上AI功能要每月4.99美金訂閱,你願意付嗎?
當然,現在的AI功能還只是「一年級」,但進步空間還很大;而今天會被用來當作premium的功能,也會在競爭或併購之後變成免費,之後更強的功能才需要再買。
但這樣的形式,就是讓原本已經飽和的產業重新啟動、原本停滯的消費者購買再度熱絡、開發商找到新的財源、甚至讓產業版圖重新分配的的機會。
而這樣的機會,可能就正是大家正在到處尋找、想要馴服收進自家寶貝球中的金雞母。